聯(lián)系方式

首頁 > 翡翠知識

士玉之風起于春秋 玉德與儒家倫理的淵源(之一)

時間: 2013-10-12 02:43:45來源:意綿綿珠寶

     玉石有玉德,曾是古代君子以自約的規(guī)范,流傳千年,沉淀著博大的中華文化,很多人依然為玉石的“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”而動容。玉德與儒家有著密不可分的牽連,儒家是最早的玉家團隊,將玉石推到了一個道德象征的新高度,而玉德的發(fā)展也算是一段滿是波折的道路。

玉石的道德化完成于秋儒家集團。在周王朝日益衰微的背景中儒家學者形成了最早的世俗玉家團隊,他們的贊美驚天動地,把玉推舉到道德象征的高度。他們描述玉的質地堅硬慎密,色澤皎潔冰瑩,性情溫澤細潤、聲咅清越舒遠。這是罕見的譽辭,儒學和玉學就此結成了堅固的聯(lián)盟。他們的作為,為玉學在歷史中的延展,提供了卓越的樣本。

 

繽紛人生緬甸紫羅蘭貴妃翡翠手鐲內徑58MM

 

所承載的世俗倫理語義是如此宏大,令先秦的道德哲人感到了無限驚喜。我們被告知,孔子出使別的諸侯國時,恭敬謹慎地拿著玉圭,好像舉不起來的樣子,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,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人遞東西。臉色莊重得像戰(zhàn)栗的樣子,步子很小,仿佛沿著條直線往前走。

這不是出自對王權的敬畏,而是一種不同尋常的道德表演,旨在宣諭儒家和玉的生命聯(lián)系。孔子是卓越的演員,他要藉此向世人演示人與器物的薪新關系。玉不是神器,而是君子靈魂的凝結物,散發(fā)著士人知識分子德行的濃郁香氣。越過玉的形態(tài)和氣質,儒生看見了自身的端莊面影。玉就是士人精神投射在礦物上的偉大鏡像。

秋早期的思想家管仲,率先提出玉有仁、知、義、行等"九德,此后孔子將其擴展為十一德,對玉倫理學做了完備的描述。但許慎《說文解字》嫌孔子的玉學過于繁瑣,難以記誦和傳播,簡化為、義、智、勇、潔"五德,跟上古流傳下來的"五行"模式遙相呼應,最后厘定了玉倫理學的基本原則。

玉石與儒家道德相互碰撞,擦出熾熱的火花,玉學與儒家道德學說相互融合,有了后來的五德。五德的發(fā)展,成為后來玉學倫理的基本原則。但是玉石也有其脆弱的一面,知識被所有玉學家規(guī)避了,后來,知識分子們才開始慢慢正視玉石的脆弱性,與生命中可能遇上的悲劇。

分享到:

您可能喜歡

  • 玉石更適合老人佩戴

    玉石更適合老人佩戴

    如今的珠寶市場,琳瑯滿目的珠寶飾品,叫人應接不暇,而且不論男女老少,都能從中找到適合他們佩戴的款式,...

  • 容易被當成翡翠的幾種玉石,看清楚了

    容易被當成翡翠的幾種玉石,看清楚了

    翡翠種類繁多,專業(yè)術語也不少,然而在交易中,卻常常出現(xiàn)一些看似翡翠的玉石,實則毫無關系,今天為大家來...

  • 玉石如何鑒別優(yōu)劣

    玉石如何鑒別優(yōu)劣

    在玉石市場上,常有一些寶玉混雜進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。因此大家最關心的恐怕還是玉的鑒別方法,這關系大...

  • 玉有五德,何五德呢?

    玉有五德,何五德呢?

    以玉比人,修生養(yǎng)性,以玉養(yǎng)人,以人養(yǎng)玉。君子溫其如玉,故君子貴之也"。玉,石之美者,有五德:仁、義...

最佳拍檔

緬甸天然A貨冰糯種翡翠葫蘆掛件

3900包郵
jia
恭喜發(fā)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

恭喜發(fā)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

1716包郵 ¥1950
jia

共計:¥5616

共省:¥234

最新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