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(lián)系方式

首頁 > 翡翠雕刻

翡翠雕刻中打麻點是什么工藝 打麻點在翡翠雕刻中有哪些實際應用

時間: 2012-11-20 06:17:20來源:意綿綿珠寶

翡翠的打麻點又叫做打麻地,就是翡翠雕刻師在翡翠的表面打上許多圓形或橢圓形的凹坑,是翡翠表面看起來有粗糙的視覺效果。這是因為翡翠在形成的過程中,可能因為形成條件不好,或者是在人工開采的時候,因為炸藥或者開采力度過大,造成翡翠出現(xiàn)大量密集的,接近平行排列的裂隙,而這些裂隙會穿過翡翠原生有的顏色,甚至會造成顏色的錯位,這對于翡翠的雕刻是十分不利的。所以雕刻師只能根據(jù)翡翠原石的實際情況,會酌情考慮是否需要對翡翠進行打麻點工藝。

晶瑩透水緬甸天然A貨高冰種翡翠飄翠如意龍璧掛件

打麻點還是一種很好的壓棉的方法,凡是在翡翠表面有棉的地方,可以通過打麻點的凹坑將棉打掉,所以收藏時也要注意,通常種水很好或滿綠的翡翠石很少打麻點的,不僅因為麻點會造成對原料的損傷,更因為麻點的出現(xiàn)會降低透明度,從而在行業(yè)內(nèi)成為了非高檔貨的象征之一。

老坑A貨天然冰糯種黃翡貔貅手玩

再來看看翡翠雕刻中打麻點的實際應用:象鼻穿指并排二孔內(nèi)部連通。古代時用于玉帶板或玉帶跨的制作,為使正面看不到任何遭破壞的痕跡,只在背面四角打四組穿孔,將捆系之繩系于后方。西周玉器在繼承商朝玉器的雙線勾勒技藝的同時,獨創(chuàng)一派的坡粗線成細陰線鏤刻琢玉工藝。它雖然繼承了殷商雙陰線,或陰險淺地的雕法,但是,創(chuàng)造性地演變成陰線斜刀的琢玉風格,已經(jīng)形成。以片狀玉,做動物剪影形成的造型,還是承襲殷商而來,其中大部分為片狀玉器,僅有少數(shù)立體雕作玉器。紋飾的線條流暢自然,布局均勻,在刀法上,使用斜刻的寬陰線與細陰線結(jié)合,使玉器紋飾有陰影的層次感,這都是西周初發(fā)展出來的新刀工,俗稱“大斜刀”。直到現(xiàn)代,翠雕人物的口部上下嘴唇、鼻子等部位,還常采用斜刀的技法加以切削。

 

分享到:

您可能喜歡

最佳拍檔

緬甸天然A貨冰糯種翡翠葫蘆掛件

3900包郵
jia
恭喜發(fā)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

恭喜發(fā)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

1716包郵 ¥1950
jia

共計:¥5616

共省:¥234

最新資訊